常見精神健康問題:

焦慮症

焦慮、恐懼及擔憂等都是正常情緒,它是我們在面對壓力時所發出的警號,提示我們生理及心理上為正面解決問題,或尋找其他出路做好準備。然而,當這些不安情緒過多或持續過久,以致影響生活時,便是為焦慮症。

成因:現時醫學界對焦慮症的成因尚未清晰,並懷疑它並非由單一原因所引致,而以下數個因素都會增加患上焦慮症的機會:

遺傳:研究發現家族中有焦慮症的病史的,會提高患上焦慮症的風險。

生理因素:研究發現巨大壓力,會令腦部負責調節情緒及身體反應的神經物質出現失衡,帶來各種焦慮症的徵狀。

經歷:某些不愉快遭遇或長期處於受壓環境,如家庭生活不快、校園欺凌、工作不如意等。

性格及行為:悲觀、害羞、逃避現實、自我形象低落、解決問題能力不足等。

徵狀:

心理上:經常擔憂、疲累、難以集中精神、容易暴躁、睡眠質素不佳、抑鬱等

生理上:心跳過快或不規律、呼吸過速、流冷汗、面色蒼白、肌肉痠痛、消化不良、腹瀉、嘔心、胃痛等

分類:

焦慮症可分為多種類型,包括:

經常焦慮症:難以自控地長期因工作、家庭、健康或其他生活層面而過度憂慮。

驚恐症:毫無先兆地感到恐懼,發作期間會令人慌張、難以呼吸甚至有死亡臨近之感,較常發生於在令人焦慮的情況下。

恐懼症:對某些事物或環境產生特別恐懼,以致令生活受到影響,較常見的包括畏高症,幽閉恐懼症及潔癖等。

強逼症:對某些事情的固執想法,於是重覆進行某些行為以擺脫這些固執思想,盡管當事人深知這些想法及行為並不合理,卻無法自控

社交焦慮症:由於害怕別人的負面評價及於人前出醜,於是逃避參與任何社交活動

治療:

藥物:常見治療焦慮症的藥物包括普加巴林(Pregabalin)、血清素調節劑(SSRI)、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調節劑(SNRI)、三環素抗抑鬱藥(TCA)及苯二氮類鎮靜劑(benzodiazepine)等,用以紓緩病徵及調節神傳遞物質。一般需要服用二至三星期才開始感到徵狀得以改善,確實療程長度視乎患者病情及對藥物的反應而定。

心理治療:以認知行為治療(CBT)為主,透過有系統的傾談,讓患者把謬誤致病的思想及行為,換上合乎現實的正面思維。







免責聲明    |   網站地圖    |   心靈書籍
Copyright 2014 Mind Wellness Centre. All Rights Reserved - Disclaimer